8月24日-30日,由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主办,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简牍研究院、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甘肃简牍博物馆、金塔县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博物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简牍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基地联合承办的首届“西北汉简研究”博士生论坛在兰州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湖南大学陈松长教授、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武汉大学刘国胜教授、吉林大学沈刚教授、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张德芳研究员、甘肃简牍博物馆肖从礼研究馆员、兰州城市学院孙占宇教授、马智全教授等国内知名简牍学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的30名博士研究生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副校长、简牍研究院院长田澍教授主持,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校长王占仁教授、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简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德芳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沈刚教授致辞。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校长王占仁教授指出,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的简牍研究和简牍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将作为丝绸之路文明见证和甘肃珍贵文化资源的简牍研究好,将简牍学建设好,将简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好,既是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全体师生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融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举办此次博士生论坛表现了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重视简牍学人才培养、愿意为国内简牍学博士研究生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愿意为简牍学发展奉献力量的决心和意愿。张德芳研究员认为青年博士生是学术研究最活跃的力量,担负着传承简牍学、推进简牍研究的历史重任。首届“西北汉简研究”博士生论坛的举办,为青年博士生学术交流、实地考察创造了良好机会,既是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重视简牍学人才培养的体现,必将起到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简牍研究和探索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新路径的良好效果。吉林大学沈刚教授指出,西北汉简是中国出土简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是西北汉简研究的重镇。近年来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在简牍学建设,尤其是简牍学学术活动举办、研究成果出版方面成绩显著,得到了简牍学界和秦汉魏晋史学界的高度关注。举办此次论坛,必将推动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简牍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加强国内简牍学博士研究生的交流、合作,意义重大。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西北汉简官文书与汉代基层行政”,参会博士生围绕秦汉官文书制度、西北汉简文本整理、西北汉简与汉代西北边疆治理、西北汉简与丝绸之路文明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除了博士生间的学术讨论外,会议主办方还邀请了张德芳、孙家洲、侯旭东、刘国胜、陈松长、沈刚六位简牍学知名学者就简牍文字和书法、简牍整理和释读的经验、简牍研究的方法理论和前沿动态、简牍研究的经典案例等问题进行了六场学术讲座。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尤其强调简牍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受到了参会博士生的普遍好评。
在会议的后半程,由会议主办方和刘国胜教授、沈刚教授带队,全体参会博(硕)士生参加,在甘肃省兰州市、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开展了居延汉简参观和居延遗址考察学术活动。在26—30日的考察中,40余位学者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参观了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悬泉汉简等简牍实物,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了武威汉简等简牍实物,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博物馆参观了额济纳旗近年来文化普查工作中新发现的汉代简牍实物,在金塔县博物馆参观了汉简中记载的各种汉代边塞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军事防御器材,领略了简牍文化。并实地考察了汉代甲渠候官(A8)、甲渠塞第9隧、T14烽燧,卅井候官(P9)、卅井塞T117烽燧、T118烽燧,肩水都尉府(东大湾城A35)、肩水候官(地湾A33)、肩水金关(A32)等简牍出土地,和K688(雅布赖城)、K710、绿城、绿城城东汉墓群等汉代城址、墓葬,以及黑城等代表性文化遗迹。参会学者考察了居延周边的地形地貌和机构设置、分布情况,实地了解了汉代边防设施的布局与功能,加深了对居延出土汉简的认识,并围绕卅井塞的构筑、烽燧的形制、东大湾城的性质、居延都尉府的位置等问题展开争论,将学术讨论延展到了田野上,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